淺談康復醫學
什么是康復?康復醫學是什么意思?康復醫學是中醫名詞還是西醫名詞?基本內容有哪些?這些基本的概念性的問題一般人不懂,即使醫務工作者也有部分人概念不清,我院近年來經過多方努力,已起步開展康復醫療業務,我院職工有必要了解普及這方面的知識,以免對患者及親友宣傳或被咨詢時靠想當然的信口開河鬧出笑話。
一、康復醫學是西醫新學科
康復醫學世界衛生組織從提出概念到形成新的學科,至今不足五十年的歷史。
1、定義。康復醫學是一門研究殘疾人及患者康復醫學應用學科,其目的在于通過物理療法,運動療法,生活訓練,技能訓練,言語訓練和心理咨詢等多種手段使病傷殘疾者盡快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復,使身體殘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發揮,達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勞動和工作的能力,為病傷殘者重返社會打下基礎。
2、康復醫學的構成。基礎康復學、康復殘疾學(學科體系的核心支柱)、臨床康復評定學和臨床康復治療學。
3、康復醫學的研究對象。傷病所造成的功能障礙和能力受限的病傷殘者以及老年人當中活動功能受限者。
4、康復不等于恢復。在中國語言中往往把“康復”作為疾病后完全“恢復”的同義詞,這使中國對康復的理解與國際上有相當大的差異,在香港把康復(Rehabilitation)譯為復康;在臺灣譯為復健。“恢復”(Recovery)一般是指患者病后健康水平下降,治療和休息后健康恢復到病前水平,亦及達到了100%的恢復。但康復(Rehabilitation)卻是指傷病后健康水平下降,雖然積極處理,但已經形成殘疾,健康水平復原不到原先水平的情況,亦即達不到100%的恢復。
二、人員組成和工作方式
1、人員組成。康復治療要組成康復治療組,組長為康復醫師,其他成員包括物理治療師、作業治療師、言語矯正師、心理治療師、假肢與矯形器師、文體治療師、社會工作者。
2、康復治療技術。常用的方法是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心理輔導與治療、文體治療、中國傳統治療、康復工程、康復護理、社會服務等。其中含有中國傳統治療,包括中醫及中醫適宜技術,這里需要指出,有人認為康復就是針灸、推拿、火罐、刮痧、貼穴等中醫技術治療,甚至有的基層單位把理療掛牌為康復科,這是不對的,只能說康復科的康復治療以西醫康復治療規范為主,合理引入中醫特色治療手段。康復醫學的工作方式強調的是采取多專業聯合作戰的方式,中醫傳統治療是我們的強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西醫結合的康復醫學模式會形成一個科學的治療體系和規范。
我院針灸科在康復醫學方面拓展兩項康復治療業務,一是兒童康復,主要開展小兒腦癱的康復治療;二是成人康復,主要結合腦病科對腦卒中等患者的康復治療。這兩項業務也將會發展成為我院兩個具有廣闊前景的重點醫療項目。(針灸科 劉華)